2022-01-20 20:06:35
看了几集《刘墉追案》,一言以蔽之,没有最扯、只有更扯!
一,第一集中,刘墉为躲皇上派他去山东彻查假传圣旨案,与随从喜儿去野外钓鱼,其间有6人抬一女子路过,刘墉当即判断有问题,不顾6比2力量对比之悬殊,弃生死于度外,竟当场喝止6个歹人,混战之中,数次背挨刀砍,岂知砍得叮当响,原来刘墉背上扣了个铁锅。刘墉绰号刘罗锅,敢情背上还真扣了个铁罗锅,编导为后人揭开了刘墉的罗锅之谜,这无疑是重大考古发现。
二,响马胡江在狱中暴卒,刘墉、和珅和富国太三位朝廷大员等来勘验死尸的仵作竟是个小娘子,众人大愕,因为原来请的是东昌府头牌仵作秋雁飞。这小子娘自称是秋仵作的女儿秋梦南,因父亲秋雁飞瘫痪在床,所以"代父从征",还牛逼哄哄地一再要求称她仵作。三位朝廷大员居然认可了,刘墉还心甘情愿地为她打下手做验尸笔录。好象山东的仵作都死光了,只好将就用女仵作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在于古代从来没有女仵作,只有在勘验女尸下身时才请稳婆来验尸,那稳婆其实是接生婆,兼职验尸,没有仵作资质的。编导让我们见到了连古人都没见过的女仵作。更扯的是,这女仵作,别看芳龄21,细皮嫩肉,风摆扬柳,竟是胆大如斗,力大无穷,居然半夜将五大三粗的胡江的尸体扛出去验尸,端的是"谁说女子不如男?"请看秋姑娘乾坤大挪移!还有扯的,这秋仵作一对"大波大"勒得丰满性感,这在封建时代是有伤女德的,必被指为不雅观、不美。那时的妇女都流行束胸,都是“太平公主”,把胸部压迫成飞机场,肚兜就是这样应运而生的。如果是职业女性更是如此,此风一直沿袭至民国。编导只顾表现性感,连常识都不要了。
三,刘墉对响马胡江颈部抓痕起疑,秋仵作脑洞顿开,想到家藏《仵作手册》,回去一翻,果然发现胡江有可能为毒虫所蜇而死。这个发现后来又因看押银绽与抬棺乡民的捕快统统被蜇死而再次得到证实。更离奇的是,那些毒虫只蜇捕快不蜇乡民。好家伙,不仅动用“细菌战”,而且还使用了现代人造生物遥控技术,叫毒虫蜇谁就蜇谁。咱们老祖宗竟有这样穿越的高科技武器,怎么抗日战争没见使用啊?
四,刘墉率人把毒虫蜇死的捕快运回东昌府,途中被蜂拥而至的乡民拦截,称病尸是得传染病死的,坚决不让运尸队伍穿过市集。刘墉亮明自己朝廷左都御史之钦差身份,乡民竟然不买账,还公然拧着脖子提出要查验尸体,而随从捕快居然也都袖手旁观,按刀不动。这在高压统治下的封建专制时代,可能发生吗?平头百姓别说与钦差大臣照面,但凡一见到肃静回避虎头牌,避之都惟恐不速,哪个吃了豹子胆,胆敢拦驾?更有谁,狗胆包天,老三老四干涉办案,提出验尸?都不要命了?而且若见聚众挡驾作乱,扈从也早已拔刀相向,马踏乱民了,哪个还跟你啰哩八嗦!这等情节实际上把现代对待访民的平和方式移植或者说穿越到清朝去了,大大民主化了封建时代的官民关系。
五,秋仵作在配合刘墉查案过程中,多次提出对尸体进行解剖,刘墉也多次指令并询问剖尸情况。殊不知,古代是严禁剖尸的。毁损尸体被认为是不仁、不孝、不法的犯罪行为。唐宋医律令规定“屠割刑人骨肉者,依法科残害之罪”。即使仵作也不行,也要治罪的。禁止解剖,包括医学解剖的成规,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乾隆时期怎么可能容许秋仵作屡屡解剖尸体?作为朝廷从一品大员的刘墉,再狂,再玩无厘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剖尸应该承担的严重违法责任?乌纱不要,老命也不要了?
六,捏造刘墉的老婆是王爷的格格。史载刘墉正妻叫单氏高,出身不明,但肯定不是格格。刘墉还有至少三个小妾,“石庵(刘墉号)有三姬,皆能代笔”,不亚于剧中和珅妻妾成群之风流,只是编导为尊者讳而已。而剧中,为编排刘墉怕老婆的俗套笑料,编导竟将六亲王格格许配给了刘墉。然而编导有所不知,清朝明定“满汉不通婚”,也未见史载有亲王格格下嫁汉官。同时剧中这个格格刁蛮任性,没规没矩,飞扬跋扈,胆大妄为,哪有一点王府格格的教养可言?例如:她竟胆敢阻挠刘墉奉旨出差查案,这格格再任性,难道不知道抗旨是死罪?她还竟敢随父私入紫金城,要挟父亲向皇上提出让她随夫查案的要求,父亲觉得为难,她竟当场嚷嚷着说要去见皇帝,把父亲吓得不行。笑梗好象是有了,但是,这可能吗?你这个王府格格与皇帝有什么特殊关系?皇帝是你随便能见的?在紫金城里吵吵闹闹,成何体统?不把你和你父亲弄到宗人府去治罪才怪!
择此数端,略可知《刘墉追案》之有多扯,不顾历史常识和生活逻辑,胡编乱造,故不如改名为《戏说刘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