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手机厂商需要新战场

2022-01-04 16:27:06

  “2021年,对小米来说,是很痛苦的一年。这一年里,进展不少,但波折更多。”在前几天的小米发布会上,雷军感慨。

  实际上,这不只是2021年小米的生存状态,也是这一年国内手机厂商的生存实况。

  2020年的疫情压制了智能手机高端需求,2021年高端智能手机市场需求逐渐释放。从前三个季度来看,人民币3000元(约450美元)以上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分别同比增长49%、19%、14%,均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长水平。

  不过,根据浦银国际的研究报告,高端需求的复苏更多被苹果获得,而OPPO、vivo、小米等国内品牌斩获有限。

  在过去不到4年时间里,苹果公司市值增加了两倍。最新的消息是,2022年1月4日,苹果市值盘中一度突破3万亿美元,成为首个达到这一成就的公司,iPhone仍是公司最大的销售推动力。

  另一方面,在人口红利见顶、创新趋同的手机市场里,手机厂商都试图开辟新的战场。

  2021年,小米、OPPO、vivo开始构建最为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

  这一年,折叠屏在2019年被热炒2年后,终于迎来多家头部手机厂商的入局,并迎来多款新机:小米MIX FOLD、Galaxy Z Fold3 5G、OPPO Find N、华为P50 Pocket等。

  “2022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有希望恢复到疫情之前次低点2018年的水平。海外成熟市场的 5G换机需求以及新兴市场的自然增长是主要推动力。”浦银国际称,2022年智能手机市场基本面是前低后高的走势。

  集体攻高端

  在智能手机市场,高端化已不是一个新名词。

  2021年,无论是豪言要对标苹果的小米,召回子品牌并梳理产品线的OPPO,稳步发展的vivo,还是以全新身份重出手机江湖的荣耀,都盯上了高端市场这一“宝地”。品牌形象升级、产品系列升级等举措层出不穷。

  从产品策略来看,小米、OPPO、vivo均选择了从中端和高端市场切入再向旗舰延伸的路线。

  在经历了数字、Note、MIX等高端市场的“组合拳”打法后,小米最终选择使用“数字+MIX”两大系列争夺高端市场。

  过去一年,小米已发布了小米11 Pro、小米11 Ultra、小米MIX、小米12、小米12 Pro、小米12X等高端智能手机产品。公开数据显示,小米中高端手机全球出货量将近1800万台,与2020年全年的1000万台相比,今年全年有望翻倍。

  正式官宣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目标前,OPPO重新梳理了产品线,砍掉了Ace系列,恢复更新高端旗舰Find系列。并形成了Reno系列+Find X系列的中高端市场组合。

  2021年年初,OPPO提出冲击高端市场的战略目标,并为此进行了一系列的布局和准备。一季度发布的Find X3被OPPO视作品牌强势突破的“开山之作”和“十年理想之作”。

  “高端这场马拉松,OPPO有信心拿到前三,我们已经在技术、组织、OS、生态上做好准备,比以往更有底气跑完全程,我们坚信未来OPPO一定会在高端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在9月的一次媒体采访中,OPPO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刘波信心满满。

  相比其它厂商,vivo在产品策略、技术规划等各方面相对稳健,已拥有X系列+NEX系列的旗舰战略。

  理想状态下,高端系列是助力品牌形象打造、产品毛利率提升、以及吸纳用户的有力武器。但并非每个手机厂商都能得偿所愿。

  巨量算数提供的一份手机行业人群洞察白皮书显示,苹果成为2021年上半年高端机持机用户净增量最高品牌,华为紧随其后。对于其他品牌而言,高端机持机用户量有不同程度的净增,但相较于苹果、华为,净增量差异较大。

  小米是上半年净增用户量最多品牌,但主要依靠品牌中端机发力,高端机领域仍非“主力”。另外,当高端机用户有换机意愿时,苹果仍为首选,吸纳了85%的原高端机持机用户,华为占比为12%,选择其他品牌的用户占比仅为3%。

  一位手机渠道商的一线体验也与上述情况吻合:“不管是小米、荣耀、还是Ov,用户都不会买价格高的产品,2000元左右的产品是他们能接受的。”

  2021年12月28日,小米发布数字系列旗舰产品小米12系列,售价3699元起,比其一年前发布的小米11起售价低300元。

  “这也说明国内高端是真卖不动,以小米MIX4为例,才发布4个月就已经有2000多元的降幅了。”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对全天候科技表示,从小米12的定价可以看出国内高端手机的销售现状。

  华为Mate系列用6年的时间确立了其高端旗舰地位。如今,因为外部原因华为承压后,其“让”出的市场对于手机厂商而言成为必抢之地,但要站稳高端,并非易事。

  折叠屏迎来元年?

  2021年,折叠屏手机赛道再次变得拥堵。

  OPPO、华为在一个月之内先后发布了折叠屏手机,再次刷新了人们对折叠屏手机的认知。

  从2018年柔宇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起,折叠屏手机即伴随着争议,比如实用性不足、电量偏小、价格高昂等。

  不过,进入2021年,越来越多的主流手机厂商进入该赛道,折叠屏手机售价较之前大幅下降。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形态手机的实用性也逐渐被证实。

  颇为有趣的是,就在一年前,一加手机创始人刘作虎认为“目前折叠屏手机所带来的优势无法抵消掉它的缺点或劣势。”然而,在官宣回归OPPO后的第6个月,刘作虎在INNO DAY上发布了OPPO第一款折叠屏手机Find N,并在微博上宣传表示该款手机是“四年磨一剑”。

  OPPO FIND N遵循了“由小变大、向外翻折”的基本逻辑,展开后的形态为横向。在闭合状态下,OPPO FIND N是一台18:9小屏手机,尺寸和iPhone mini相差无几。

  值得一体的是,这款折叠屏手机使用的铰链,支持手机在任意开合角度悬停,这种能力赋予了手机发现更多使用场景的可能性。OPPO Find N打出“从尝鲜到常用”的口号,以7699元的起售价刷新了折叠屏手机的价格下限。民生证券认为,OPPO 发布折叠屏新机,里程式意义深远,“亲民”序幕或将打开。

  OPPO推出折叠屏手机的同一个月,华为在冬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了折叠屏新品P50 Pocket,这是华为首款纵向折叠屏手机,售价8988元起,也是华为第一次将旗下折叠屏手机价格下探至万元以下。

  在更早前的3月,小米MIX系列随着小米官方的一句“Im coming back”重返江湖。雷军将MIX FOLD认定为“目前性能最强悍的折叠屏手机”, 定位超高端市场。

  售价9999元的MIX FOLD用超大8.01英寸内折2K+分辨率柔性屏幕,外屏为6.52英寸,搭载自主研发的澎湃C1专业影像处理器,全球首发手机液态镜头,配备四扬声器3D全景声系统,拥有5020mAh折叠屏手机最大电池,支持67W有线快充。

  国内手机厂商布局的同时,折叠屏手机的“领头羊”三星也加快了推出新品的步伐。9月,三星在中国正式发布了三星Galaxy Z Fold3 5G,这是三星的第三代折叠屏手机。除此之外,三星还发布了一款上下折叠的产品:三星Galaxy Z Flip 5G。

  一个月前,三星手机再次更新2022年手机出货量指引,其中对可折叠屏手机给出的指引为年出货量约1300—1500万台,约为2021年出货量目标的2 倍多。

  另外,荣耀近日也宣布,旗下首款折叠屏旗舰荣耀Magic V即将亮相。

  2022年将会延续哪些关键词?

  不止一家研究机构看好折叠屏手机的未来。

  市场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预计,2022年底全球可折叠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830万。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预计,未来折叠屏行业的主流价格带有望降至5000—8000元。“尽管行业目前还面临结构设计、柔性模组、铰链、产品生态等难点,但我们认为后续迭代升级将加速,看好整体行业增长。预计2025年有望超6500万台。”

  一位手机行业分析师也认同这一预判,“随着华为、小米、OPPO、vivo、荣耀等手机大厂均计划加入折叠屏手机市场,我们认为折叠屏手机市场规模将快速扩大。”

  他提到,未来市场格局的变化需要关注苹果何时加入折叠屏市场,苹果未来的加入将是折叠屏成为市场主流产品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21年,“缺芯”是智能手机行业内流行的关键词。2022年这一状况或将得到缓解。IDC预测,2022年,超过50%主流手机厂商旗下的5G手机产品将横跨三家或以上芯片平台,以降低风险,保障供应的稳定。

  浦银国际科技分析师认为,智能手机需求仍在复苏期,但从基本面形态来看2021年前高后低,而2022年则是前低后高。

  2022年的出货量有望恢复到2018年的水平。而海外成熟市场的5G换机需求以及新兴市场的自然增长是主要推动力。

  “明年一季度的同比高基数将导致手机出货量约4%的同比下滑。但是,我们预计智能手机需求从明年二季度之后会有改善,明年后三个季度出货量同比增长将有6%、8%和5%,全年手机出货量将增长4%。”前述分析师称。

(文章来源:全天候科技)

文章来源:全天候科技
卓跃新闻网 https://www.zhuoyue5.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