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传统 全球风险投资“弹药充足”

2022-01-02 13:10:00

  分析师们对商业投资前景的预测从未如此乐观。但在去年,全球的创业公司却还在准备迎接“世界末日”。美国大型风险投资公司红杉资本警告“末日决战”将至,其他风险投资公司则预测会出现“大倒退”。彼时,全球民宿短租公寓预订平台爱彼迎等创业公司预计全球经济会惨遭“血洗”,于是纷纷开始裁员,为应对“寒冬”提前做准备。

  然而,才几个月的时间,阴霾便已散去,一场历史性的繁荣到来了。美国推出了庞大的经济刺激政策,消费者手中的钱多了起来,因疫情封锁而困居家中的美国消费者花在网上的时间更多了,这让科技公司的主导地位更加稳固。包括爱彼迎在内的许多公司趁市场看涨之机挂牌上市。据全球数据处理公司Dealog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今年私募股权支持的上市美国公司的总市值达到515.2亿美元,比去年全年只少了约9.7亿美元。更有数据显示,今年11月全球市值前十的公司中有8家获得过风险投资。

  19世纪的苏格兰艺术家罗伯特·弗莱明认为美国才是风险投资的好去处。现实印证了他的话,目前在美国、也是在全球股票市场上规模较大的那些公司——亚马逊、苹果、元宇宙、谷歌等都是风险投资人“培育”出来的。有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约占美国上市公司市值的五分之一,挖掘出此类宝藏的基金早已赚得盆满钵满。但是与弗莱明时代对铁路、啤酒坊、酿酒厂和矿山的投资不同,如今“非传统”的投资者也纷纷入局,企图瓜分这一市场。

  全球领先的国际性金融服务公司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师预测将出现“白热化的资本支出周期”。他们认为,到2022年年底,全球整体投资将飙升至2007年8月开始出现的由金融危机所引发的经济衰退前水平的121%。

  独角兽不再罕见

  2013年,美国牛仔风投(Cowboy Ventures)的创始人艾琳·李创造了独角兽一词,用以指代当时还很罕见的神秘物种:价值10亿美元或以上的私人控股创业公司。而如今,这类公司的数量已经从8年前的十几家增加到750多家,总估值达2.4万亿美元。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称,今年前6个月,科技创业公司在全球筹集了近300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20年全年的规模;以激进风格著称的美国纽约投资公司老虎全球管理(Tiger Global Management)平均每个工作日可达成1.3笔交易。

  美国数据供应商CB Insights称,仅今年4月到6月,这些投资就助力新增了136家独角兽公司。与去年同期相比,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轮数增加了两倍,达到390轮。不过,这些融资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是“喂肥”了那些年头较长的独角兽公司:自2020年年初以来,34家如今估值已达到或超过100亿美元的公司中,除4家外全部获得了新投资。美国硅谷全球数据研究机构Pitch Book的数据显示,全球风险投资今年有望达到580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比2020年高出近50%,约为2002年的20倍。

  涌入风投圈的投资者也和之前大不相同——这原本只是美国硅谷少数风投公司的领地,它们从养老基金和其他终端投资者那里筹资并代表它们进行投资,其运作往往依赖它们与公司创始人的庞大关系网络。而现在,按管理的资产规模计算,全球十大风险投资公司中只有三家是传统风投公司。

  过去,在私人市场的投资主要由美国加州帕罗奥图市沙山路的风投公司主导,而现在,养老基金、主权财富基金等相对较晚进入科技投资领域的新进入者正在瓜分这一市场。今年第二季度,美国的“非传统”投资者参与了近1800笔交易。他们的投资交易额已接近翻倍,从2020年的1440亿美元升至今年的2600亿美元。

  Pitch Book估计,过去十年里,这些“非传统”投资者在第一轮融资中的年均回报率为30%,是老牌投资公司10%至15%年回报率的两倍多。

  风投之风迅速蔓延

  现金滚滚而来,让投资者的口袋里“弹药充足”,一些横跨公共和私人市场的“跨界”基金正以惊人的速度配置资本。目前,风投之风已经迅速扩展到硅谷乃至整个美国之外。

  英国风投公司Atomico合伙人汤姆·韦迈尔表示,25年前美国兴起的互联网热潮大大提振了美国的风险投资回报率,也只有在那个时候,美国的风险资本指数才领先欧洲。但近些年来,美国的风险投资回报率一直乏善可陈,而欧洲风投的回报率总体上更为出色。

  根据美国《财富》杂志的报道,截至2021年6月的一年里,欧洲风险资本指数比美国高出2个百分点左右。以三年或五年为期,欧洲领先美国约5个百分点。从十年以上周期来看,欧洲领先美国3个百分点。2021年全球有2826家机构至少参与了一项有关欧洲新技术的融资交易,远远超出两年前的2044家。硅谷银行英国分行的风险增长主管索尼娅·约维诺表示,这意味着欧洲正在吸引一批新的投资者,因为风险投资注入的企业,其潜在收益变得更具吸引力。

  Atomico的数据显示,欧洲创业公司今年的风投融资总额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比2020年高出一倍多。事实上,这家风投公司估计,最终的数额公布时(可能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之后),欧洲创业公司获得的融资将高达1210亿美元。同时,欧洲独角兽公司的数量也在不断刷新纪录:2021年欧洲成规模的创业公司总计有321家,其中26家的估值超过100亿美元。

  韦迈尔希望欧洲本土的养老基金能对欧洲快速增长的科技创业公司表现出更大的兴趣。欧洲养老基金的总资产高达3万亿美元,目前只将其0.018%用于风险投资。如果养老金的投入比例提高到1%,将会对市场产生巨大影响。

  在投资者的慷慨解囊中受益的公司遍布全球。

  去年,德国大型制药商拜耳斥资4.25亿美元收购了KaNDy,这家英国生物科技公司开发了一种针对更年期症状的非激素疗法;美国微软公司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投资了美国专注于婴幼儿营养的创业公司Biomilq。今年7月,印度电商公司Flipkart在一轮融资中筹集了36亿美元,估值830亿美元;8月,美国科技创业公司Maven Clinic融资1.1亿美元,估值超过10亿美元……

  传统模式被颠覆

  目前的资本浪潮也在改变风险投资的运作方式,风投公司开始纷纷采取新战略。

  《经济学人》表示,过去风投公司的做法是投资高风险的创业公司,希望会出现像谷歌这样的巨大成功案例。种子轮投资往往是在创业公司还没有任何收入的时候进行的,而随着公司的不断成长壮大,还有会一连串融资,通常从A轮到C轮不等。风投公司不仅提供资金,还扮演顾问的角色,常在公司董事会占有一席之地。现在,由于这股热潮不断有新的竞争者加入,风投公司开始倾向于押注较成熟的“后期”创业公司,虽然这样做风险较大但回报也更高。

  风险投资领域也扩展到从区块链到生物技术等等各式各样的公司。风投公司创始人基金(Founders Fund)的基思·拉博伊斯认为,如果操作得当,投资不那么热门的行业可能会产生可观的回报。

  美国哈佛商学院的乔什·勒纳说,风险更高的生物技术、加密货币和太空概念正在成为风投公司关注的对象。英国咨询公司普华永道估计,2013年至2019年之间,气候科技风投交易的增长速度是风投整体增速的5倍。

  跨界投资者们还采用数据分析手段建立了创业公司投资组合,这些组合汇集了各行业中表现最好的公司指数。科技业也不再是只有硅谷那些人脉通达的风投家才能玩得转。例如,软件即服务公司(SaaS)的业绩就可以通过用户行为数据来评估。

  随着投资者之间的竞争加大,公司创始人也有了更强的议价能力。十年前,大多数新公司的创始人都没有听说过“投资条款清单”,而现在很多创业公司与美国著名创业孵化器(Y Combinator)这样的“加速器”合作,学习投资的基本知识。云计算和其他软件工具使一些公司不需要很多资本投资也能扩张,达成交易的时间也从几周缩短至几天,甚至几个小时。为了抢占先机,一些投资者甚至在企业着手寻找资金前就向它们抛出橄榄枝。

  这种新局面让许多保守的风险投资家不安起来。“我们需要做出反应。”红杉资本的罗洛夫·博沙说。

  传统风险投资的对策之一就是差异化。美国投资公司慢风投(Slow Ventures)直接投资于个人的职业发展,例如投资线上内容创作者,而这些人可能根本还没有创出什么“正业”来。另一个对策是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大型风险投资公司也在逐渐变得更像其他资产管理公司。红杉资本正在扩大自己在公共领域中的影响力。10月,该公司表示将设立一只更大的无存续期限的基金。美国老虎全球管理基金已经把持有的股份从其私人基金无缝转移到公共基金。红杉资本还在转型为投资顾问,以加入到安德森和其他大型基金——比如软银的行列中,这能让它持有更多的二级股份。

  但这个市场的关键词终究是“风险”二字。一些投资者认为,科技公司利润丰厚,连最新成立的创业公司也有良好的财务状况。但这些公司的走红靠的是“都能赚钱”的假设,而从统计学上来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不是所有投资者都能获得丰厚的回报。但无论创业公司的估值是高还是低,风险投资业的结构转变都将持续下去。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文章来源:中国商报
房倌儿科技 http://www.51fangguaner.com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