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行业一周观察:“实体清单”落地 关注CXO 上下游高景气标的

2022-01-01 17:41:02

白癜风的症状

  一周核心观点

  CXO 估值收敛、关注上下游高景气标的。12 月16 日晚美国商务部披露实体清单,生物技术相关企业除军事医学科学院相关机构,CXO 及关联标的并未被纳入实体名单。12 月15-16 日市场情绪引起震荡,涉及CXO 龙头药明康德(603259.SH)、康龙化成(300759.SZ)、昭衍新药(603127.SH)、泰格医药(300347.SH)等企业股价震荡。实体清单的公布侧面反映了中国龙头CXO 公司在工艺、产能、成本综合实力在全球范围具备较强竞争力。当前Omicron 疫情防控升级而中国阶段性防控效果较好,政策助力产业升级的同时龙头公司“强者恒强”的先发优势在全球范围仍为国际MNC 较高性价比选择。产业链原料药生产供给商、创新药公司也将获益于这一高景气度产业发展,优质龙头经过今年医药板块政策波及的悲观市场情绪多轮回调,将具备较长期市场投资价值。建议关注景气赛道相关标的: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恒瑞医药、微创医疗、普洛药业、迈瑞医疗、康宁杰瑞制药、复星医药等。

  神经介入两省量采落地,关注国产替代进程。

  本周12 月10 日河北省医疗保障局公布了神经介入颅内弹簧圈医用耗材产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颅内弹簧圈平均价格从1.2 万元下降至6400 元左右,平均降幅46.82%,最高降幅66%,符合市场预期、降幅在合理区间内。本次采购周期一年,自2022 年1 月1 日至2022 年12 月31 日。河北省计划采购量13132 个,医疗机构合计报量约为18760 个,比上一年度采购量22320 个少3560 个,采购量预计为全年预计使用量的70%。中选企业A 组最大降幅企业获10%采购了,中选企业A 组分别为MicroVention(微仙)、史赛克、美敦力柯惠医疗;B 组为强生医疗、微创神通、泰杰伟业。

  具体降幅及价格尚未公开。2021 年10 月27 日浙江省神经介入微导管采购结果落地,采购量按省内公立医疗机构上报2022 年需求量总和的80%确定为11606 个,中选价格及降幅尚未公布。中选企业分为两组:1 组为平台内在线交易进口产品(进口生产商), 2 组为国产产品和非平台内在线交易进口产品(国产生产商)。中选结果1 组(进口生产商):

  按中选排名为MicroVention、美敦力(柯惠EV3);2 组中选结果(国产生产商):按中选排名为心玮医疗、健适医疗(江苏尼科)、归创通桥、美诺微创。1 组计划年采购11178 个;2 组计划年采购428 个自2022 年1 月1 日起执行,采购周期两年。根据两省率先开启的神经介入带量采购落地结果来看,国产通过高性价比的产品获得一定市场份额。神经介入市场外资占比超过90%,国产创新自2018 年第一款取栓支架的研制成功进入快速创新上市阶段。今年神经介入在缺血类、出血类产品中国产皆实现了成功研发,大类分支出现多个国产品牌。带量采购的推动下,国产新上市产品将通过参与招标采购快速入院,替代进口产品速度加快。同时,“带量采购”也推动国产从“初级仿造”走向“创新迭代”,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除“进口替代”外,疗法渗透的加强、卒中中心的增加、影像诊断设备的升级,国产神经介入具有广阔市场空间。建议关注神经介入相关标的:微创医疗、沛嘉医疗、归创通桥。

  DRG/DIP 2025 年全覆盖,创新疗法迎来新机遇。

  2021 年11 月26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发布《DRG/DIP 支付改革三年行动计划》;12 月17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DRG/DIP 付费示范点名单的通知》;12 月18 日,第一届中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和按病种分值(DIP)支付方式改革大会在北京召开。2019 年、2020 年先后启动了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付费国家试点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国家试点,共计完成101 个试点城市。根据近期医保局发布,2024 年底完成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全部开展DRG/DIP 付费模式改革全覆盖工作;2025 年底完成DRG/DIP 支付方式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开展住院服务的医疗机构实现全病种覆盖。DRG/DIP 付费方式将通过精细化的总额费用管控,实现科学用药、耗材使用、设备检验治疗。一方面同带量采购效果相似,DRG 支付方式的实施能够减轻医保基金的支付压力,另一方面更多病种及创新疗法也有望纳入医保覆盖范围。医疗体系将进入慢病用药规范化、手术耗材规范化、检验及影像诊断频次合理化时代。国产同类产品在DRG/DIP 框架下具有显著的卫生经济学优势,待渗透新疗法心脏瓣膜介入治疗、外周介入治疗、神经介入治疗、电生理治疗、手术机器人及内镜将获益于DRP/DIP 支付方式的落地。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微创医疗、启明医疗、惠泰医疗等。

  新冠疫情追踪

  全国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局部本土聚集性疫情已可控。根据国家卫健委消息,截至12 月18 日24 时,31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1685 例(其中重症病例6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93963 例,累计死亡病例4636 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100284 例,现有疑似病例5 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383104 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087 人。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574 例(其中重症病例4 例),现有疑似病例5 例。累计确诊病例10623 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0049 例,无死亡病例。

  推荐标的

  迈瑞医疗:疫情后预计医院建设投入将加大,对医疗设备的需求随之加大;并且,国家有望进一步出台政策,鼓励支持国产高端设备的技术研发,提高相关设备的自主可控能力。公司是具备创新属性的器械龙头,业绩高增长,行业优势明显。

  恒瑞医药:随着医改的持续推进,具有创新属性的药品龙头稀缺性将愈发凸显。公司是国内创新药的标杆,并积极布局创新药的国际化战略。

  复星医药:公司具备体系化的研发能力和全球经营管理与并购整合能力,获得大中华区权益的BNT162 新冠疫苗是潜在的first-in-class/best-in-class 候选疫苗,在国内市场有较大的商业化潜力。除了新冠疫苗,公司在2020 年还有众多催化剂,包括复宏汉霖HLX02、HLX03 的相继获批上市和PD-1 单抗的报产,以及复星凯特CD19 CAR-T 的获批上市。

  药明康德:医药研发/生产外包行业(CXO)成长性强、确定性高,是医药板块最为优质的细分赛道之一。药明康德作为本土CXO 中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凭借高素质的研发团队、稀缺的全产业链平台、前沿的技术能力布局构建了强大的竞争力,从而能够打开丰富的订单流量入口,保持高度的客户粘性,并跟随分子成长实现业务体量的持续增长。

  人福医药:麻醉药板块政策壁垒高、竞争格局好,受益于手术量需求增、手术外应用,新产品上市,行业需求持续提升。

  近年来公司推进“归核聚焦”战略,清理非核心资产,理顺管理和激励机制,有望重回高质量增长轨道。

  凯普生物:公司是国内分子诊断龙头公司,疫情带来检测服务、PCR 实验室建设、试剂出口三联动;HPV、地贫、耳聋检测等受疫情影响项目预计下半年恢复增长;海外疫情反弹,公司新冠核酸试剂盒已获得欧盟、南美等地认证,下半年有望继续贡献业绩。

  爱尔眼科:公司是国内眼科医疗服务领域的龙头公司,通过分级连锁模式迅速扩张,“内生+外延”共同支撑业绩成长。

  营收净利稳健增长,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并已形成完善的医教研体系和人才培养机制,新十年“二次创业”稳步推进。

  普洛药业:当前公司处在产能与业务的横向、纵向快速成长期,叠加在原料药领域的成本、管控综合优势,正迎来新一轮的高增长。公司API 业务与CDMO 业务中兽药项目占比较高,是这一格局相对优秀、商业模式与人用药有所差异领域的标杆型企业;公司销往海外产品超四成,位列工信部2019 年原料药进出口第二位,率先受益于全球原料药产业的供给重塑。未来3~5 年有望成为原料药、CDMO、制剂三足鼎立的综合性企业。

  先健科技(1302.HK):先健科技是心血管微创介入的龙头企业,多款主动脉介入支架2021 年陆续上市,左心耳封堵器替代抗凝药使用前景广阔,铁基支架平台性技术进展顺利。

  金斯瑞生物科技(1548.HK):全球基因合成龙头,其子公司南京传奇在细胞免疫治疗领域也在全球范围走在创新前列,CART 产品即将美国获批上市。蓬勃生物已建立整合的创新生物药CDMO 平台,主要包括两大服务领域治疗性抗体药和基因与细胞治疗,目前处于高速发展期。高瓴合计投资超过80 亿港币,有助于公司的研发投入和生产建设。

  康宁杰瑞制药(9966.HK):双抗领跑者、立足差异化。公司自主研发能力出众,是具备创新基因的Biotech 公司。通过整合特色技术平台,拥有强大的in-house 研发能力,产品具有License-out 的潜力。旗下重磅双抗进度全球领先,KN046正处于注册性临床阶段,有望于2022H1 就一线sqNSCLC 适应症申报BLA,进度全球领先。KN035 上市在即,作为目前唯一皮下注射剂型,竞争力强,公司将由Biotech 向Biopharma 转型。

  三生制药(1530.HK):公司是老牌的生物制药企业,在基因重组药物、抗体等生物制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上有深厚的积累。米诺地尔空间广阔,蔓迪龙头地位稳固,迅速成为超过10 亿的大单品。公司研发管线以抗体类生物药为主,以肿瘤和自免领域为核心,肾科、皮肤科作为有机补充。充分发挥管线中的分子与现有产品的协同性,进一步提升竞争力。

  现代牙科(3600.HK):义齿市场空间大,老龄化趋势下国内治疗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升。义齿“大规模+定制化”生产和服务需要极强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公司有望凭借“低成本+高品控”优势占领海内外高端市场,盈利能力出现底部反转;国内隐形正畸渗透率仍然较低,公司已于海外推出TrioClear 隐形矫治器,有望在已有牙医网络中实现交叉销售。

  锦欣生殖(1951.HK):公司处于高景气高壁垒的辅助生殖赛道,已成为最大的民营连锁集团。西囡医院VIP 服务为增长亮点;深圳中山降本增效,拓宽VIP 业务;老挝锦瑞进行开关前准备,辐射中国西南地区;武汉锦欣由明星医生加盟,助力爬坡目标达成;美国HRC 在后疫情时代加速修复,提升本土获客能力。完成新一轮融资加强并购实力,多位高年资明星专家加盟促进公司发展的主逻辑持续得到验证。

  远大医药(0512.HK):公司是覆盖五官科、呼吸科、心脑血管等多领域的平台型企业,形成了以“创新壁垒药械”、“品牌药”、“原料制剂一体化”和“健康产品”为主的四大业务板块。部分产品如瑞珠、和血明目片、切诺等产品拥有多渠道销售和品牌认知度的优势,占据较高市场法恩。原料药定位于原料制剂一体化的产业链保证,生物技术及健康板块横向拓展海外市场,纵向布局大健康业务。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的风险、医保控费超预期的风险、药品及高值耗材集采超预期的风险。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文章来源:国信证券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