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21 20:46:02
养生 https://www.025jiajiao.com/
开国大典结束后,当日下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和委员宣誓就职。毛泽东任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为副主席。本次会议还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的施政方针,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
这时的政务院和后来五四年成立的国务院并不相同,还不是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中央人民政府是当时的最高国家政权机关,包括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和由它任命并受其领导的政务院、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署等机构。五二年又增设了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
政务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政务的最高执行机关”,为中央人民政府的一个机构。政务院的规模要远远小于国务院,其职权也远远小于国务院。周恩来在政务院第一次政务扩大会议上的报告时这样说:“政务院是首脑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之下进行国家事务工作。”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合影
开国大典后,周总理开始集中精力筹建新中国首届“内阁”——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为数众多的工作人员从哪里来?这是毛主席、周总理等中央领导人在筹建政务院时首先遇到的问题。经过毛泽东、周恩来等的反复考虑和研究,决定以华北人民政府作为基础,并参照华北人民政府的经验组织政务院,其中有的部门,如外交部是新建的。然后从其他几个大行政区陆续抽调一部分人特别是负责人来充实和加强政务院的领导。各大行政区负责人李富春、高岗、邓小平、邓子恢、贺龙、习仲勋等,就是这以后陆续调来政务院工作的。
在人选问题上,政务院及其下属委、部、会、院、署、行的主要负责人,有许多是经周恩来提名,最后由中央人民政府正式任命。周恩来非常重视挑选党外人士担任各种领导职务,党外人士的任职名单,大都由他提出并作了大量平衡协调工作,各民主党派主要负责人、社会贤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头面人物差不多都安排进了政务院及其下属机构。他亲自劝说德高望重的黄炎培出任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安排对和平解放北京有特殊贡献的傅作义担任水利部部长,让对中国革命作过一些有益工作的李书城出任农业部部长。
开国大典,毛泽东和周恩来
十九日下午,毛泽东主持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会议,正式通过了政务院副总理及其下属委、部、院、行、署主要负责人的任命。在这项任命中,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四个副总理中,民主人士两人(郭沫若和黄炎培);二十一名政务院领导成员中,民主人士十一人,刚好超过半数;政务院下属三十四个机构的一百零九个正职和副职,民主人士四十九人,其中正职十五人,都将近半数。对以上安排,许多民主人士称赞道:“周总理不愧为‘周’总理啊!”
政务院由周恩来担任总理,副总理四人分别为董必武、陈云、郭沫若、黄炎培,五二年又任命邓小平为副总理。
董必武是前清秀才,国民党元老,早年跟随孙中山,先后加入同盟会和中华革命党,参加辛亥革命和反对北洋军阀袁世凯的斗争。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的黑暗让他苦闷痛心,“触于眼帘,即市井萧条,民气沮丧,沉郁惨淡,人以幸生苟免为心”。于是,董必武开始寻找新的救国真理,学习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参加了第一次代表大会。四八年,担任新成立的华北人民政府主席,为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做了多方面的重要准备工作。华北人民政府也成为了新中国中央人民政府的雏形。
董必武
陈云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长期分管经济和财经工作,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
黄炎培也是国民党元老,一九零五年加入同盟会,著名教育家,参与筹办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河海工程专门学校筹备主任(现河海大学)、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现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曾被北洋政府委任为教育总长而不肯就职。新中国成立后,一次,在中南海怀仁堂的晚会上,毛泽东问他:“北洋政府两次请你当教育总长,你为什么不去?”黄炎培回答:“我的信念是:看不清真理所在,是绝不盲目服从的。”
黄炎培是著名民主人士,民主建国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来到北京后,仍表示无意担任政府职务。周恩来专程去他家里拜访,请他担任公职。黄炎培仍抱定初衷,说:“一九四六年我才六十八岁,已觉得年老了,做不动官了。如今七十二了,还能做官吗?”周恩来恳切地说:“这不同于旧社会做官,现在是人民的政府,不是做官,是做事,是为人民服务。在政治协商会议上,由各党派斟酌制定了《共同纲领》,就是为人民服务的‘剧本’。我们自己有‘剧本’,自己怎能不上台唱呢?”经过两个小时的恳谈,黄炎培被说动了,但表示还要考虑考虑。次日早晨,他征询了江问渔、杨卫玉等好友的意见。他们都认为,在周恩来代表中共中央的盛情邀请下,应该接受这个职位。当晚,周恩来再次登门听取黄炎培的答复。这一次,黄炎培才表示愿意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
黄炎培
政务院政务委员(15人):谭平山、谢觉哉、罗瑞卿、薄一波、曾山、滕代远、章伯钧、李立三、马叙伦、陈劭先、王昆仑、罗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黄绍宏。五零年又任命了李富春为政务委员。
秘书长是李维汉。
谭平山早年参加同盟会,北京大学毕业。一九二一年加入共产党,三大被选为中央委员。一九二七年脱离共产党,四八年参加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任中央常委。
谢觉哉在中央苏区担任过毛泽东秘书,是“延安五老”之一,“长征四老”之一,新中国司法制度的奠基者之一。这次出任政务委员并兼任内务部长。开国大将罗瑞卿,兼任公安部部长,同时担任中国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薄一波被任命为政务院政务委员,还兼任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第一任财政部部长。曾山(曾庆红父亲)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兼纺织工业部部长。滕代远曾任中央军委参谋长、八路军参谋长,这次担任政务委员兼铁道部部长,也因此脱离军职未能参加大授衔,否则也是排名靠前的大将。
新中国第一任铁道部部长滕代远
章伯钧,爱国民主人士,中国农工民主党创始人和领导人之一,中国民主同盟副主席,农工民主党主席,兼任交通部长。李立三,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曾一度掌握着中央的实际权力,犯了被命名为立三路线的错误后,离开领导核心,这次任政务委员兼劳动部部长。马叙伦,著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中国民主促进会的主要创始人和首位中央主席,这次兼任教育部部长。陈劭先和王昆仑,都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发起人。罗隆基,兼任森林工业部部长,著名民主人士,中国民主同盟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章乃器,兼任国家编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民主建国会领导人之一,中央财政委员会委员,著名经济学家、金融学家、银行家,救国会“七君子”之一。邵力子,早年加入同盟会,曾任上海大学副校长,并与柳亚子等人发起组织南社。五四运动后,他参与陈独秀倡导成立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来成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成员,是我党最早的党员之一。他于二六年退出中国共产党。黄绍竑,新桂系三巨头之一,四九年作为国民政府和平谈判代表团成员赴北平参加国共谈判。谈判破裂后去香港,发表声明脱离国民党,随即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作者@辉心之旅
我以我文写众生,且吟且唱且前行!
感恩遇见!感谢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