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8 09:22:53
本报通讯员徐磊
这几天,在位于寨里河镇的日照瀚博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万余平方米梨树下,鲜百合喜获丰收。农耕机正忙碌地来回翻犁,一个个洁白的百合鳞茎“破土而出”。工人们趁着天晴干燥,一筐赶一筐地收获着丰产的果实。
园区技术员沈中民也抓住时机,现场为工人传授种植技术。“百合的种植时间是在3月份,机械设备把地犁成4沟,每10公分种植一棵,栽上后把土埋好,埋上滴灌管道,盖上膜浇上水,一个月左右就冒出芽来了。”谈起如何种植百合,沈中民打开了话匣子,“芽在10公分左右的情况下,分4次施加肥料,硕果就很好。1亩地投资4000元左右,而产出的效益达6倍以上。”
原本只盼梨丰收,而今树下出“金蛋”。日照瀚博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海春告诉笔者,“梨树从树苗到丰产期差不多得4—5年的时间,而树下2.5米宽、4米长的树空一直闲置,着实有些浪费。所以就抱着试试的态度,搞起了林下经济,套种了中药百合,没想到1亩地产出量达到500多公斤,产值达2万—3万元。”
“这个4米的空间能种上四垄地,这样的套种我们还能种3年,预计比不套种、单纯种植梨树能增加好几万元的收入,也可以说我们利用空闲地种出了‘金蛋子’。”看着丰收的鲜百合,李海春喜笑颜开。
中药百合不仅花美,还是治病良药。由于它具有养阴润肺、清心安神等疗效,是市民家中熬粥炖汤必不可少的一道药引,因此市场上对于百合的需求量日渐增加。随着市场供给需求的变化,种植百合的产业规模正逐步扩大,这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了就业机会,更带来了致富的“良机”。
曹际芬是产业园里的一名工人,她的主要工作是捡拾农耕机翻犁出来的百合,“一天干8个小时,一个月2000元钱,这活儿干着也不累。”农闲时节,这份工作让曹际芬多了一份可观的收入。
“这样既不影响家里的生活,又挣了钱,既当农民又当工人。”李海春说,林下种植百合是一件三“好”的事情,一是充分利用了土地,二是有了不错的经济收益,三是周围的农村劳动力有活儿干,也能增加一部分收入。
如何让广大农户也分享到致富的“果实”?李海春介绍,企业将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通过订单合同回收产出的方式,带动种植户增收。同时,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多彩百合花组成的花海经济,也将为当地乡镇旅游带来生机,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特色引擎。
“下一步,我们计划将现有的种植区,扩大到1000亩。提升果品质量,增加种植品种,拓展深加工产业链和销售渠道,直播平台、网店、商超我们已陆续开始供货。”李海春满怀信心地告诉笔者,他的目标是争取将百合打造成全省第一大种植产业。
(文章来源:日照日报)
文章来源:日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