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7 22:54:12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题记
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一直以来便是我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尤其是吃苦,它能够锻炼人的意志,是成功路上的一大助力。
因为吃苦它是长期聚焦于一件事,需要非常大的毅力,中途或许也会出现许多困难变故,而当我们为了实现自己目标,坚持不懈努力,即便深陷泥潭也不忘克服困难,即便身处高位,也不忘勤奋上进时,成功便离我们不远了。
不过吃苦可不是考验受苦,吃苦的本质是一种自控能力和自制能力的锻炼,因为当我们具备这种能力时,我们就会立于不败之巅了。
就如47年蒋介石到延安问农民,
有没有见过毛泽东,而他得到的答案则让他难以入睡,一生难忘。
难以入睡的蒋介石
在蒋介石败走台湾的那一年,他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他这一生最后悔的决定,就是去延安。
而让他有如此感慨的原因又是为何呢?这一切还得从1947年8月7日他走访延安发生的事情说起。
那天的蒋介石晚上睡在毛主席睡过的窑洞,这里的地面是泥土,四周墙壁也是泥土,窑洞内没有精致的家具,炕上也没有柔软的被褥。
甚至于炕上放的是一块早已坑洼不平的旧木板,门窗自不必说,也是旧木板定制而成的,一切都和白天他在其他农民看到的窑洞一模一样,蒋介石实在难以想象,共产党一个最高级别的领导人居住环境竟是如此,但是现实又让他不得不相信。
这一晚蒋介石想了很多,从最开始他的百万雄师,精良装备意气风发时开始,到将共产党逼得不得已长征,再然后便是他的军队被共产党这边弄得节节败退。
以前的他一直无法想象自己有如此多装备精良的武器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为何还要被共产党打败,今天走访延安后他的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共产党人太能吃苦了,这一点则是他蒋介石手底下的人最缺少的品质。
得到一座空城
1947年3月13日,为了摧毁中共党、政、军指挥中枢,攻占延安,蒋介石安排胡宗南在西北地区集结了34个旅55万人发动了战役,后来也被称为延安保卫战。
当时我党在延安不仅是战士数量上(我们正规军只有三万人左右),还是武器装备上,都处于绝对劣势,如果和敌人发起正面进攻,结果可想而知。
为了保存革命有生力量,主席在得到国民党要攻占延安消息同时,立刻对此进行了战略部署,主席决定先由彭德怀进行西北战场作战,诱敌深入给延安后方的军民打扫战场赢得时间。
当时主席他们觉得,
延安必要时候可以放弃,不过他们也不会给蒋介石留下什么可趁之机。
这一战进行了七天七夜,1947年3月18日,国民党军已兵临延安城下,傍晚时分我方各部主要领导人才离开延安。
胡宗南本以为能够在蒋介石那里邀一个大功,没想到等他将军马开进城时,才发现这里早就已经是一座空城了,所有的机密文件材料早就在那七天七夜之中,要么被转移,要么被销毁了。
不仅如此后来胡宗南他们才发现,当时主席临走前说的那句“蒋介石进攻延安,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真正含义。
原来国民党军占领延安后,在西北盘踞多年的军阀马家军和西北野战军都不停地对他们进行袭扰,国民党军疲于奔命,没多久就出现了缺粮断灶的情况,我们也借此机会再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将他们伺机各个歼灭。可以说蒋介石这次攻打延安,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询问农民
不过刚进入延安那会,蒋介石可没有看到如此长远,在胡宗南的迎接下,8月7日他乘坐专机来到延安临时机场,准备看一下自己这个老对手平日里的生活作风,以便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首先他来到的是被称为共产党“黄埔军校”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不过在进入学校时,那里的学习环境却让他大吃一惊,这里不管是学习的教室设备,还是士兵训练的基础设备,都是难以想象的简陋。
学生们的桌椅板凳都是一些烂木头拼接而成,黑板更是直接用黑碳涂抹而成,一想到他们的黄埔军校如此好的条件,培养出来的人却是共产党的手下败将,这种情况让蒋介石久久不能言语。
紧接着他们又来到南泥湾,这个被共产党人直接开荒出来的农耕地,更是让蒋介石内心大为震撼。
都知道延安地处黄土高原,在这里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愣是将寸草不生的土地改造成了能种菜种粮的良田。
原本蒋介石以为自己将我党逼入了延安,就会让我们弹尽粮绝自动投降,没想到我们却自己开辟了一条新的康庄大道,这等吃苦耐劳的精神也是国民党没有具备的。
最后蒋介石一行人来到了主席他们居住的窑洞边,
随便拉了一位农民问道:“你见过毛泽东吗?”
农民一边指着院子里的纺纱机一边说:
“肯定见到过,毛泽东经常和我们一起劳作,那个纺纱机就是他的。”
在农民的描述中,毛主席就是一位平易近人,勤劳俭朴的领导人,他经常深入群众,又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仅是他,整个共产党人的军队都是如此。
原本想要挖掘一点关于我党“黑料”的蒋介石,听罢便再度没有了言语,那一晚他辗转反侧难以入睡,但是他也隐约有个感觉,自己一定会失败了。
小结:
正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如果不是当年我党军民有着那股吃苦耐劳的精神,那股不怕困难的毅力,恐怕新中国的近代史都会重写了。可见能吃苦是检验一个人能力是否强大的标准,也是人们通往成功大门的必经之路。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彩虹虽美,却不是每天都有彩虹出现的,只有历经风雨之后才会有可能。做人也是一样,只有肯吃苦,才会在困难之后通往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