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30 19:25:01
面对当前全球严峻的政治经济环境,很多国家采取的方式都是尽可能与其他国家进行合作,共同挺过危机。但立陶宛却是个例外,不仅没想着合作,甚至还坚定地站到了美国一边,试图用政治化的手段提升自己的地位,令其无法承受的结果很快就来了。
立陶宛更多的麻烦来了
据《人民网》报道,由于立陶宛方面的错误言论,中国外交部果断撤回驻立陶宛大使,同时要求立陶宛驻中国大使尽快离开,这种前所未有的重拳出击显然令立陶宛有点措手不及。然而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立陶宛依旧还是嘴硬,于是立陶宛更多的麻烦接踵而至。
流民危机
报道指出,由于中东地区频繁发生的战乱,越来越多的难民开始涌入欧洲各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欧洲方面选择采取各自接收难民的方式,要求不论是否参与了对中东的相关行动都要收留一些难民。不过很显然,欧洲各国的意见对此都不太一样,所以白俄罗斯之类的国家虽然接受了一些难民,但对于其中的绝大部分还是不想收下的。
这也就带来了一个问题,越来越多的难民涌入边境,那就必然存在各种各样的犯罪和人口拐卖,甚至是非法越境的行为。白俄罗斯作为靠近中东地区的国家之一,承担了不少的边境压力,而这次立陶宛对美示好后,留待中国关系相对不错的白俄罗斯都受到了影响。于是白方稍微放松了一些边境限制,让大量的难民借道涌入立陶宛,直接导致其边境压力陡增,甚至有可能进一步演化成流民危机,因此不得不向欧盟申请援助。
连盟友都上去"踩几脚"
虽然白俄罗斯从理论上来说是立陶宛的欧洲盟友,但很显然,立陶宛的行为让两国之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分歧。尤其在经济层面上,立陶宛此前宣布禁止白俄罗斯通过立陶宛的港口出口产品,这引发了严重的政治风波。于是白方直接决定越过立陶宛,从俄罗斯进行出口。换句话说,立陶宛的经济因为自己的政治行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当中,连盟友都来踩了几脚。当前已经得罪了一个中国,甚至还在外交上陷入了被动,如果经济上再得罪了欧盟的其他成员国,那么问题的严重程度显然会超出想象。
麻烦不断的立陶宛
当然,这些说法根本上都只是一些外部的影响,对于立陶宛本身没有核心的干涉,但是立陶宛的内部其实也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平静。俄罗斯媒体报道称,因为立陶宛当局直接针对未接种新冠疫苗的人采取措施,甚至于限制了其相关权利,导致很多民众对此表示不满,不仅直接冲到首都议会大厦附近聚集示威游行,甚至还封锁了议会的出口,阻止议员离开。
实际上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西方国家对于是否封锁以及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政策,一直处于非常矛盾且尴尬的情况,文化以及政治体制的影响,还有西方部分国家的舆论导向使得他们没有办法实行有效的物理封锁,民众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立陶宛强行推行针对新冠疫苗未接种者的政策,毫无疑问是一次对民众的严重背信。
对于不同的国家而言,抗疫的手段必须要相应变化,不能单纯照搬其他国家的措施,立陶宛显然犯了这个错误,就像其在政治领域犯下的错误一样。
进一步恶化的问题
对此,立陶宛总统瑙塞达显然做不到无动于衷之后,出面试图劝阻抗议者离开。然而如果不是最终派出了大量的警察,这些抗议者对总统的呼吁几乎不予理睬。由此可见,当前政府所采取的行动与民众的实际愿望天差地别。
中国已经通过各种渠道声明了自己的政治立场,和对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坚定信心。然而立陶宛依旧想着提高自己的所谓政治地位,完全不顾当下的实际情况和民众的需求,这对于一个政府来说几乎可以说是略显失败的执政,不论对内对外都是如此。立陶宛的问题如果进一步恶化,那么自顾不暇的欧盟显然是救不了的。
立陶宛的立场
从目前政府的行动来看,立陶宛的立场似乎没有短期内变化的可能。但由于全球局势的变动,或许在行动上可能会试图缓和局势,否则立陶宛几乎没有可能同时对抗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压力,毕竟其只是一个在美国要求下想着作为急先锋的国家。
当然,如果立陶宛当前依旧执迷不悟,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等待这个国家的只有可能是经济社会甚至政治方面的三重问题,这不是哪一个国家的压力造成的,而是立陶宛自己在应该合作的时候选择了分裂。无论是中国的重拳出击,亦或者是其本国国内的问题都只会是导火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