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3 16:20:02
9月17日上午,位于湘潭县云湖桥镇飞栏村的汤洪波老家大院,热闹非凡,乡亲们一大早就陆陆续续聚集到他家中,等待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见证洪波伢子归来。上一次老家院子这么热闹,还是三个月前,乡亲们来见证他“出征”。
更早做准备的是汤洪波的父母。这对老人五点多就起床了。汤洪波的母亲伍兰清告诉记者,6月17日,汤洪波出发的前一晚,她总是睡不着,但是,“昨天晚上我睡得很好。他回来,我就放心了。”
父亲汤海秋则“淡定”多了,五点起床,他还先去鱼塘转了转,他说:“国家科技发达,我很放心。”
“这是国家的大喜事,也是我们村里的大喜事”
上午11时,村民们纷纷来到汤洪波家,将写有“‘飞天英雄’汤洪波,家乡人民欢迎你凯旋!”的横幅挂在了前坪。
“这是国家的大喜事,也是我们村里的大喜事!”一大早,村民谭树林就骑着摩托车赶了过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的时候,他就来过汤洪波老家,如今汤洪波回来了,他更不愿错过和乡亲们共同分享喜悦。“我们都是看着洪波伢子长大的,他是我们村里的骄傲!”
12点左右,院子里的乡亲们渐渐多了,大家围坐在电视机前,等待着见证神州十二号载人航天飞船降落。
在此之前,伍兰清告诉记者,她最担心的就是下降的那一瞬间。伍兰清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事实上,返回舱进入大气层返回地面,是航天员返回最危险的阶段——黑障区。在这个过程中,雷达手会调整信号,锁定返回舱。这个时候,返回舱距离地面还很远,返回舱得用两次刹车,把自己落到地面上。
13时30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看到电视里返回舱乘着降落伞缓缓下降,在着陆的一瞬间,地面飞扬出一片云朵般的沙尘,伍兰清和汤海秋表情既激动又紧张。
安全着陆后,还需要开舱手进行舱外安全检查,减压开舱,医监医保人员进入舱内对航天员进行常规检查,随后航天员才出舱。这整个过程,汤洪波父母一刻也不敢离开,聚精会神地盯着电视。
14时19分,三位航天员出舱。在直播飞行乘组安全着陆的时间里,现场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汤洪波说:爹爹妈妈,我回来了
出舱后,三位航天员接受记者采访。伍兰清和汤海秋始终专注地看着电视。当电视中记者采访汤洪波时,大家都激动起来。“快看,采访汤洪波了!”乡亲们欢呼着。
电视里头,汤洪波说:“回来的感觉非常好。飞上太空的感觉真的好。”听到儿子说到这里,当母亲的乐呵呵地笑了。
“我非常想念我的亲人以及战友们。想对湖南老家的父母说一句:爹爹妈妈,我回来了!”听到儿子报平安,父母脸上绽开了灿烂的笑容,一旁的乡亲们也欢呼起来,汤洪波父母跟着乡亲们一起鼓起掌来。
漫长的等待,这一刻,汤洪波父母笑得最甜。
母亲睡了这三个月以来最踏实的一觉
这一天,父母已经盼望了三个月。
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发射后,汤洪波一家人的生活一切如常。稻田里原本绿油油的水稻茁壮生长,到了7月下旬,早稻收割,一家人忙碌了起来。弟弟和弟媳,每天忙着在田里收割、双抢。父亲白天很少在家,每天都在鱼塘守着,给鱼投食、增氧、看护,只在午饭的时候回趟家。他在鱼塘边上搭了一个小棚子,午休都在鱼塘边。母亲则在家里操持家务,晒稻谷,喂鸡,腌制辣椒、刀豆等。
虽然一家人早已习惯了汤洪波远在他乡,但这三个月不一样。这次,汤洪波是在400公里的太空。“他出发的那天晚上,我就睡不好,翻来覆去睡不着。出发了好几天了,还有点心神不安。后来在新闻里看到他一切都好,我才慢慢习惯。”伍兰清说。
伍兰清说,儿子在太空上和家人有联系的专线,他通过专线联系儿媳妇,儿媳妇再联系家里。汤洪波给家里打电话打得勤,每四五天就会来电,有时候是两三天,临近返回,汤洪波的电话也多了起来。“他在电话里也没说什么,就是让我们注意身体,少干活。”汤海秋说。
在汤海秋看来,儿子的电话都“没说什么”,每次来电,他总是问,爹爹妈妈在干什么。“我没干什么叻,我就是守着鱼塘啊,他妈妈就是喂喂鸡啊,晒晒谷子啊。”这些寻常不过的对话,都是汤洪波在太空里对父母的牵挂。
虽然伍兰清上了年纪,但因为关注儿子动态,她很喜欢看新闻,还经常看短视频,为了能和儿子视频,她会用微信,使用汤洪波给她买的智能手机。说到汤洪波这三个月来的生活,伍兰清记得很多小事:“他第一次出舱,执行任务,他经过了北京、胶州半岛、入海口,他在骑太空单车,还用筷子吃饭……”看着儿子在太空实现梦想,伍兰清欣慰极了。“他每天都很开心,整个人都活泼起来了。”儿子的一点变化,做母亲的敏锐地感觉到。
儿子开心,她也开心。得知神州十二号载人飞船即将着陆,伍兰清睡了这三个月以来最踏实的一觉。
潇湘晨报记者李姝摄影吴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