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年粟司令遭彭总批判,59年彭总在庐山被批,粟司令是如何做的?

2021-10-20 22:21:52

西安侦探

引言

开国将帅中,绝大多数人都是铁骨铮铮的好汉,在革命时期,他们经历了重重艰险,建立了新中国。建国后,曾经驰骋沙场的将军们,有的转到了地方工作,有的留在军队任职,大家各司其职,为祖国的发展添砖加瓦。

在某个公司上班,一个部门里难免会有一些矛盾,这是无法避免的。当然,开国将帅们在一个集体中工作,自然也会遇到一些意见不合,双方有一些误会或者矛盾,这种事情看起来还是比较常见的。

粟司令遭遇滑铁卢

十大元帅之一的彭总与十大将之首的粟司令,在工作中因为公事,就产生了一些误会。新中国成立后,从朝鲜战场回国的彭总开始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担任国防部部长,职权很大。粟司令自1954年接替聂帅,担任总参谋长后,权力也达到了巅峰。那时,彭总主管国防部,粟司令主管总参谋部,两个部门都是非常重要的军事部门,二人身上的担子自然很重。

彭总与粟司令二人的特点类似,彭总做事讲究规矩,公正公平,不徇私情,要求严格。粟司令做事也认真负责,力求将事情做得最好,敢于直言,不唯上,坚持自己的观点。按理来说,彭总与粟司令的合作应该是非常好的,可1958年,二人之间矛盾爆发,在军委扩大会议上,以彭总为首,一千多名高级将领批判了粟司令。

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上,对于粟司令来说绝对是他人生中遭遇的最大滑铁卢,那一年,他被按上了“极端个人主义”的罪名,被迫写下检讨,进行深刻反思,在叶帅,海军司令萧劲光等人的帮助下,才勉强过关。事后,粟司令离开了一线军队,在叶帅的帮助下,来到了军事科学院,担任副院长一职。

粟司令之所以会突遭滑铁卢,主要是因为他与聂帅以及彭总在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误会没解开。聂帅代理总参谋长期间与粟司令在工作中存在一些误会,为此聂帅被主席批评过,而粟司令受到了主席的表扬。

粟司令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与彭总在工作中存在一些职权问题的冲突,彭总认为他“擅自调动军队”,“做事独断专横”,有“极端个人主义行为”,在得到上级的允许下,彭总召开大会,对粟司令进行了批判。

平心而论,粟司令在担任总参谋长期间,在小事方面的确存在一些让人觉得“越权”的感觉,主席也因此表达过不满(如访问苏联时期,粟司令向苏军总参谋长要文件),可这些都算小事情,没有造成实际性的影响,粟司令不应该为此受到这么严厉的处罚。1958年粟司令的许多“罪名”明显过重了,受了很大的委屈。

坚持自我,不带情绪做事

自1958年粟司令被撤销总参谋长一职后,第二年,在庐山会议上,彭总写了“万言书”,指出了“大跃进”运动的一些弊端,在大会上受到了比粟司令还要严厉地批判。当时许多高级将领为了证明“清白”,选择攻击彭总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彭总在庐山会议落难后,有人找到了粟司令,希望他能够批判彭总,为自己当年的“罪名”申冤。按照正常逻辑,粟司令在当年的确受到了冤枉,可以通过批判彭老总来为自己申冤,而且说不定还能受到中央的重用。

大会期间,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找到了粟司令,希望他出面批判一些彭总,这样对他有好处。粟司令当时虽然已经不是总参谋长了,但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很高的,即便已经离开了一线部队,只要他说句话,其作用自然远比一般将领说的要有权威性。

粟司令当时的态度很明确,他不会出席大会讲话,不会利用抨击彭总来给自己正名,这种事情做不出来。从粟司令的《粟裕战争回忆录》中,他讲到了当年的一些事情,明确拒绝利用风向为自己正名。即便粟司令很想恢复自己的名誉,但是他相信党,相信国家,事情会有真相大白的一天。

粟司令选择不乘人之危给自己正名,放弃了这个大好机会,使自己继续被冤枉,这样的气量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那些希望通过粟司令对彭总批判,来达到目的的人得知这一想法后非常失望,无奈地离开了。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