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1 15:23:02
海南省屯昌县坚持发展基层党组织核心领导作用,通过党建引领,激发党员干部主人翁精神,着力加强基层党建、农业产业化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等方面建设,切实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推动乡村振兴从打基础、补短板为主向更美丽、更精致方向加快提升。
党建引领打基础组织振兴促发展
组织是乡村振兴的“火车头”,屯昌坚持把组织建设和乡村振兴紧密结合,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的优势。
加强顶层设计,下好党建引领“先手棋”。屯昌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全面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成立了由县委书记担任组长的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各县级领导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加强对联系乡镇的检查指导,及时帮助解决影响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各镇党委书记、镇长将“三农”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全面做好统筹协调,抓紧抓细抓出实效。屯昌县委每年组织开展镇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屯昌县委书记田志强强调,乡村振兴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百姓福祉,我们要扎实苦干,锐意进取,举全县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动新发展阶段屯昌“三农”工作实现新突破、展现新作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乡村治理体系。屯昌以今年的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选优配强基层干部队伍,不断增强基层组织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为了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屯昌县以党建示范点创建为抓手,由县级党员领导干部带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组织并指导所联系的镇党委,对下属各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全覆盖的排查摸底“回头看”,确定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按照“一支部一方案、一村一方案”的要求,严格落实“四个一”措施,建立整改台账,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期限和责任人,开展集中整顿。2020年,共排查确定13个村(社区)党组织,现已全部通过验收,转化晋级,有效提升了农村社区党建工作整体水平。
屯昌认真落实好中央、省委关于基层减负的工作部署,为乡村振兴干部“减负松绑”,并不断完善容错纠错机制,打消干事者“干多错多追责多”的思想顾虑,激励广大干部在推进乡村建设中比学赶超、担当作为,为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作出屯昌贡献。
党建引领增活力产业兴旺带民富
屯昌坚持党建引领,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突出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西昌镇更丰村是屯昌县“十三五”唯一深度贫困村。“过去村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橡胶、槟榔和水稻是主要经济收入来源,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屯昌县更丰村帮扶干部黄恒智表示,扶贫要从输血转向造血,产业是关键。
更丰村乡村振兴工作队(以下简称“工作队”)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优化产业发展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大培育发展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工作队主动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子,结合国开行“融资、融智、融制”的“三融”扶贫策略,将国开行海南分行捐赠扶贫资金285万元,以及村内年轻党员致富带头人原有的养殖小区共同作价,组建屯昌县首家由村集体持股的企业—屯昌县更丰牧业有限公司,2021年末养殖规模将扩充至600只,形成稳定的出生及出栏规模。
工作队争取县委县政府投入200万资金为更丰村引入种桑养蚕产业帮扶项目,采取“政府+公司+村委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调动农户积极性发动20户参与种养或充分使用20间蚕房满负荷使用开展生产,实现年蚕茧销售不少于15个批次,稳定投产持续创造经济效益确保人均增收1500元/批。为激发农户自身发展动能,工作队研究出台养殖补贴方案,对养殖鸡鸭鹅猪等农户补贴5—200元,2019年首批参与养殖的13户贫困户补贴42000元,最多一户补贴了7200元。预计今年将补贴10万元,增加贫困家庭收入。
此外,工作队整合省政协和省卫健委、国开行海南分行三家帮扶单位资源探索建立金融扶持新元素,成立了屯昌县内首个村级产业扶贫发展基金。与屯昌长江银行创新合作,推进全县首个金融信用村建设,实现整村授信300万元。同时,调拨村扶贫产业发展基金50万元,在长江银行设立村三农产业发展基金,从根本上解决农户生产中还款难、续贷难两个难题,既给村民发展生产长期、持续的金融支撑,又进一步保障了基金保值增值;同时也为农户提供小额贷款支持的银行建立风险缓释空间,增强支持信心进一步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惠及更多农户。截至2020年12月,实现带动18户农户发放发展生产贷款100余万元,“以贷促产”良好成效初步显现。
党建引领促发展宜人宜居景色美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近年来,屯昌县坚持把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强基础、美环境、树产业,乡村环境面貌有了极大改观,有效促进了农村进步、农业升级、农民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牢了基础,探索了路径。
由于历史原因,大洞村委会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问题严重,是屯城镇有名的“脏乱差”村。大洞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制定了“因地制宜、变废为宝、群众参与”工作方案,带领党员群众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四治”整治。针对村内残垣断壁多的问题,大洞村因地制宜,组织拆除破旧废弃旧房130多间,清理卫生死角24个,清理垃圾杂物5000多吨。利用拆除的乱石,建设挡土墙治理斜坡路肩1500米,同时解决了建筑垃圾无处堆放、建筑石料缺乏的问题。积极推动村道村巷硬化、饮水工程等基础实施项目落实落地,全村村道硬化率由2018年20%左右提高到2020年70%。绿化裸土2100平方米,利用整治后的村中空闲地种植黄皮果树约6亩,村容村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许多农户房前屋后一改污水横流、乱堆乱放的脏乱局面,变得干净整洁,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2020年,大洞村被省爱卫会评为“海南省卫生村”,县文明委评为“文明村”。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屯昌县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充分运用乡规民约,“红黑榜”等机制,切实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实现乡村风貌从“面子”到“里子”的飞跃。
走入屯昌县乌坡镇青梯村,只见村民房前屋后花草掩映成趣,喷绘在民宅墙上的一幅幅壁画既美观又寓意美好,这般文明乡风的氛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
2019年,贾明慧从海南省文联艺术研究室副主任岗位派驻到青梯村担任第一书记的第一个月时间里,就走遍了全村3个自然村,经过与镇包点领导、支部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逐个谈心逐个交流谈心,并与当地扶贫部门达成一个共识——以塑造文明乡风为契机,激活产业发展动力,助力提速乡村振兴的步伐。
在帮扶单位省文联的支持下,工作队在做好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扮靓村容村貌的同时,发动海南省文艺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为青梯村捐赠了60张爱心石凳和160套太阳能路灯;同时,建立起青梯文化大舞台,动员村民成立广场舞队,并创作广场舞歌曲《青梯中国梦》。此外,工作队还邀请文艺志愿者每周到村里授课,组建村庄童声合唱团,为40多名儿童插上文艺的翅膀。为了打造青梯村乡村游特色,青梯村乡村振兴工作队还邀请海南省影视家协会前来青梯村拍摄了微电影《日子》和《梦回青梯》,美术家们在村里的百余棵大树树干上绘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动物彩绘等,青梯村摇身一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文艺村”。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