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泼辣子冰激淋,螺蛳粉蛋糕,黑暗料理为何让人上瘾?

2021-08-21 18:17:02

最新电影票房 https://m.touzitop.com/xmzl/16688.html

  遍地开花的快餐店麦当劳(金拱门)出了个口味清奇的冰淇淋:油泼辣子冰淇淋。

  虽然新品一出就被网友吐槽为窜稀小帮手,但是去尝试的人还是不在少数,看了网上其他人打卡的照片和测评,

  我也慕名而去,结果M记店员小姐姐说中午没过就卖完了。

  

  而一直在作死的路上一去不复返的某事薯片,

  花样已经从樱花酒酿、黑松露胡椒味儿到焦糖玛奇朵味儿层出不穷,吃过的无不吐槽,但销量一直都是薯片界的top水平。

  

  还有一位重口味界的顶流———螺蛳粉。

  也一直是各大食品商家的联动对象。

  秉持着万物皆可螺蛳粉的真理,做出了许多奇葩美食:螺蛳粉味儿蛋糕,螺蛳粉味青团,前一段时间还应景出了螺蛳粉味儿粽子

  (据说吃起来像螺蛳粉炒饭,越吃越香哈哈哈哈)

  

  来源:新华社微博

  打着“奇葩、重口味”美食的名号一出,简直是商家的致富经,各大测评博主和美食博主的素材库。

  可以说是种噱头吸引眼球,不过世界之大,总有一些食物是某个人的菜。

  (搜了搜豆瓣还真有冷到北极圈的重口味食物小组)

  

  都说不好吃是真的吗

  在全网都在骂的烂剧或者电影,当各大电影电视剧博主都在吐槽,

  豆瓣烂番茄全是差评的时候,你有没有好奇过这部电影到底有多烂呢?

  有没有好奇的看一看。

  (当初对全网零好评的《逐梦演艺圈》产生了极大好奇,看完只期待自己马上失忆...)

  

  来源:豆瓣

  所谓反向安利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在油泼辣子冰淇淋出现的时候,

  所有人都觉得好奇葩好匪夷所思的时候,但还是会好奇一下味道到底如何吧。

  谁说青少年才叛逆,成年人的逆反心理更强。

  这种逆反心理(Reversepsychology)是一种社会心理的现象,

  一般情况下是客观环境需求和主观需求相反的时候所产生的反抗心理。

  逆反心理一种是青少年反抗父母,另一种就是社会成员反抗现实或权威的心理。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微博大v,影评家算是权威人士,

  他们越批评,我们越想自己去尝试,心里会去想难道他们就一定对吗?

  

  真人秀《仅三天可见》中于正的访谈

  

  好想去试试看!

  关于奇葩食物的问题上,这只是逆反情绪产生原因里非常普遍并且不严重的情况:

  好奇心(Curiosity)的驱使,是个人对于新奇事物或新鲜的环境下产生的关注,提问,尝试等行为倾向。

  辣椒和冰淇淋混合在一起,除非是冰淇淋恰巧打翻在了辣椒酱了,我们平时怎么会吃的过这种奇葩口味,

  因为我们没有尝试过,这种甜和辣的组合味道是味蕾和大脑上的空白区,

  所以我们会好奇,甚至有绝大多数人行动起来去尝试。

  

  我自从某南方城市的朋友说他们的豆浆要加酱油喝,我产生了极大震惊,

  并且思考了一整晚咸豆浆应该是什么味道,之后两年念念不忘,

  以至于我一到当地就火速打卡了正宗咸豆浆(只能说甜豆浆yyds)

  

  螺蛳粉味为什么成了“万金油”?

  凡是卖了螺蛳粉,发家致富不用愁。

  螺蛳粉从一种地方重口味美食,进化到了国民美食绝对是有它的原因的。

  在喜欢的人眼里,螺蛳粉就是鲜香麻辣的代名词,在不喜欢的人眼里:螺蛳粉=厕所炸了。

  虽然喜欢的人视它为一级美食,但也不得不承认螺蛳粉确实是种重口味食物,又臭又辣。

  而拿螺蛳粉做联名,也是引起大众对于重口味的猎奇心理(好奇心的一种),

  是商家的一种促进消费的宣传方式。

  在消费心理中有一种典型的模式叫做AIDMA原则,

  也就是A(attention引起关注)——I(interest产生兴趣)——D(desire消费欲望)——M(memory记忆深刻)——A(action去行动去购买)

  

  A:首先就是用螺蛳粉这一噱头吸引眼球,让人们关注产品。

  I:再使用一些广告,或者宣传,虽然只是个“螺蛳粉味儿”,但也要在广告上大比例的表现出螺蛳粉。

  D:接下来就是用螺蛳粉的强烈味觉嗅觉体验来刺激螺蛳粉爱好者对美食的欲望,

  让消费者产生试一试的兴趣(毕竟在喜爱螺蛳粉的人眼里,辣和臭是螺蛳粉独特魅力)

  M:用一些广告词来加速消费者印象,就像油泼辣子冰淇淋总要旁边写一句陕西方言来加深大家对于这是中西合并,甜辣结合的记忆。

  A:最后让消费者购买心理转化成实际行动。

  抓住了螺蛳粉这种重口味美食对于大众的感官刺激,就能让螺蛳粉融合进所有东西,重要的是还能卖得出去。

  

  有时候再加上一些(春日/夏日)限定款或者是限量发售,更是激发了限量消费心理,是一种稀缺效应(ScarcityEffect),

  用所谓的“物以稀为贵”来吸引消费者提高购买欲和购买行为。

  像乐事最喜欢出一些季节限定款薯片,比如春日樱花味,还有夏天的麻辣小龙虾味,

  给你一种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的感觉,让你不由得想买来尝尝。

  麦当劳的油泼辣子冰淇淋也每天限量而且只卖几天就下架,

  还有端午节才出现的螺蛳粉粽子,你敢说没有冲动的想试试的心理吗。

  

  脱口秀《锵锵三人行》

  

  为什么我们这么爱打卡新款

  “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最近疯狂洗脑大家的蜜雪冰城主题曲火爆全网,大家纷纷去买上一两杯奶茶打卡一下。

  而大家的打卡热情不只是正经美食的打卡,辣椒冰淇淋也有一大堆人跑去挑战,还有数不清的奇葩美食也会有很多去尝试的人。

  

  东西奇葩不奇葩没关系,只要是很火爆的网红款总会有人去跟风打卡。

  这也是一种对于网红爆款的盲目跟从,是一种从众效应(BandwagonEffect)。

  是指个体去跟从群体行为的心理倾向。

  而如果他发现自己的行为或是意见和群体不同产生分歧的时候,

  可能会感受到有压力,去促使他和群体保持一致。

  当所有人都在讨论雪王(蜜雪冰城卡通形象)你却不知道从而无法参与大家的交流,

  当然也会想去关注一下蜜雪冰城,去尝尝是什么味道。

  

  《十二怒汉》

  这也是在网红打卡中找一种认同感(社会认同感),

  是一个人把自己区分为某一群体,通过与群体其他人相同的特征产生认同感。

  挑战了重口味食物,意味着和博主网红们一样走在了潮流的前端,

  或者说打卡网红同款起码证明了自己没有被落下,可以和群体交流。

  

  脱口秀《锵锵三人行》

  从乐事到老字号五芳斋沈大成等品牌都在尝试各种螺蛳粉创新,

  但是用心做宣传,用脚做产品就大可不必,

  放过螺蛳粉,也放过螺蛳粉爱好者,别把美食越搞越臭。

  -END-

  策划:雨青

  作者:Aurelia

  编辑:雪梨

  设计:多纳

  (文中部分图片均来源网络,侵权可联系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