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国寿!太保!泰康! 驰援河南 保险机构接到报案总数近4万件

2021-08-10 22:23:46

卡比猫粮

  近日,极端强降雨突袭河南,多地发生洪涝灾害,防汛形势严峻。保险业紧急行动,全力以赴应对灾情,积极协助防汛救灾,切实做好理赔工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平安产险共接到灾情相关报案20697件;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共接到相关报案3189件。不完全统计,保险机构接到报案总数近4万笔。

  保险机构报案总数近4万笔

  暴雨灾情牵动人心,保险机构正在全力以赴应对灾情,理赔工作进行中。目前,中国平安接到相关报案总数逾2万笔,预估总体赔付金额超6亿元。与此同时,中国平安宣布为参与河南水灾救援的社会应急救援人员、志愿者等无偿提供专属风险保障,为一线抢险救援保驾护航。

  截至7月21日12时,平安产险共接到灾情相关报案20697件,其中车险报案数量20471件,财产险报案数量193件,意外险报案数量18件,农险报案数量15件,现已快速结案411件。经排查,平安寿险收到与此次暴雨相关的报案信息9件,其中涉及身故赔付4件,医疗赔付5件,当地分公司已启动特案预赔机制。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险暂未排查到客户出险。

  人保财险系统各级联动,河北、山东、安徽、湖北、山西等分公司组织力量驰援郑州。截至21日早上7点,周边省份已经组织129台支援河南,首批51台救援车、5台应急服务车已经连夜赶往安阳、漯河集结待命;38名科技理赔人员已经准备就绪,于21日赶赴郑州;各地已经做好查勘人员、非车险专家团队随时支援灾区的准备;河南分公司成立灾害指挥部,将防汛救灾工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统一调度查勘理赔救援力量,成立41支抢险救灾和理赔工作小组,专门组建6支党员抢险救灾突击队,组织各地市116辆救援车辆,积极投入抢险救灾和理赔工作。

  截至7月21日上午10点,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共接到相关报案3189件,其中车险报案3161件,非车报案28起,相关定损理赔正在紧张推进中。阳光财险河南分公司从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天津市等地调派60辆救援车,21日早晨已抵达郑州周边,随时待命,全力投入到抗灾抢险之中。

  泰康保险宣布通过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捐款5000万元,联合前线救援机构和慈善组织用于保障当地群众的人身安全、紧急救灾物资采购和灾后重建工作。

  目前,保险机构报案总数近4万件。中国人寿、中国人保、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太平、泰康保险、华泰保险、阳光保险、大家保险、新华保险、中华联合财险、大地财险、长安责任险、工银安盛人寿、光大永明人寿、幸福人寿、众安在线等保险公司均已迅速成立应急小组,启动应急预案,并积极开展抗灾救灾和查勘理赔服务工作。

  河南银保监局连发两份通知

  7月20日、21日,河南银保监局接连下发两份通知,加强安全管理和金融服务工作。在第一份通知中,河南银保监局表示:“近日,全省多地遭遇持续强降雨,防汛形势严峻,各单位要将防汛救灾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以科学精准举措、有力有序调度,确保人员财产安全,确保金融服务畅通。”

  为此,河南银保监局提出“全力确保人员财产安全、全力确保基本金融服务畅通、严格做好应急值守工作”的要求。

  在第二份通知中,河南银保监局强调:“目前强降雨仍在持续,各银行保险机构要持续绷紧安全防护这根弦,有力有序调度资源,确保基本金融服务畅通。”

  河南银保监局要求:“提升政治站位、强化应急值守、确保安全运行、保障金融服务、做好后续各项金融服务、及时报送情况。”

  因受灾影响严重不能营业的网点、不能运行的机具,要主动向消费者做好告知、解释、疏导工作,并尽快恢复营业。在一些网点、机具无法正常运转情况下,要全力确保线上金融服务畅通,保证金融服务不中断。

  各保险机构要按照特事特办、急事先办的原则,集中调配查勘资源,建立理赔绿色通道、简化理赔流程、提高理赔效率,做到快受理、快查勘、快理赔,特别是涉及人员伤亡的,要通过减少医院限制、直赔、一站式结算等方式提高理赔时效。各银行业机构要聚焦灾后重建、灾后恢复金融需求,制定工作预案,合理调度各项金融资源,主动上门了解小商户、农户、小微企业受灾情况,做好接续贷工作,围绕灾后重建需求,重点保障水毁工程修复、提防建设、城市排涝等防汛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需求。

  提高多灾因保险产品的研发能力

  随着夏季的到来,洪水、雷暴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风险越来越高。瑞士再保险报告显示,全球范围内,2020年包括原生、次生灾害在内的所有自然灾害事件造成的保险损失总额达到 810 亿美元,次生灾害导致的保险损失超过 570 亿美元,占总额的 71% 以上。其中,由降雨和暴风所致的洪水灾害损失占次生灾害总损失的四分之一。

  仁和保险研究院院长王和介绍,目前我国涉及财产的洪水保险主要是以企业财产保险、家庭财产保险、农业保险和工程保险等形式体现。

  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强调将金融工具运用到政府的公共管理过程中。其中,建立全面的巨灾保险制度体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根据瑞士再保险介绍,以广东省的巨灾指数保险为例,以台风风速和最大降雨量为保险理赔依据,当其对应的指数达到或超过预设阈值时,保险公司即根据气象部门出具的认证报告进行理赔。该过程的简便性,使得指数保险与传统保险产品相比,大大增加了赔付款项的给付效率,提高了救灾重建工作的时效性。为降低基差风险,广东省的降雨指数保险在设计之初,不仅采用了国家级降雨站点数据作为参考,同时纳入了地方自动站的降雨数据,一并计算来得到最终的强降雨指数。

  不过,巨灾保险还存在着一些短板。“例如,保险产品不够丰富,当前的巨灾保险主要以地震为主,针对台风、洪水、突发卫生事件等多灾因的保险保障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保障区域不够平衡,如地震巨灾保险主要集中四川等个别地区,其他地震高风险地区投保面明显过低,巨灾保险发展还存在明显短板和不足。保险覆盖还不全面,群众的风险意识和自主投保意识不明确,保险覆盖面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巨灾保险在巨灾风险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充分。”6月1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近期监管重点工作新闻通报”发布会上,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在谈及巨灾保险发展取得的一些成果时,也坦言其中存在的短板。

  某财险公司人士建议,在巨灾保险领域,可以定制更多更适合群众的保险产品,加强对台风、地震、洪涝等灾害机理的研究,提高多灾因保险产品的研发能力,结合不同地区的灾害特点因地施策;研究探索更符合巨灾风险特点、更便捷透明的赔付机制。

  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保险业要提升对于巨灾风险管理的水平,为防灾减灾提供有力支持。要发挥保险业在防灾减灾中的专业优势,将经济补偿与风险控制有机结合起来,推动全社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保险业要以基于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努力构建灾前预防与灾后赔偿并重的风险管理新体系,以专业的风险管理为社会创造价值,并获得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