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不愿意买国产奶粉?

2021-07-01 15:22:22

圆柱木模板 https://www.yzmuban.com

  

  昨天某傻der朋友给柴妹发过来一张截图。

  大概内容是女主人准备给孩子换另一个品牌的奶粉,男主人询问其产地在哪儿,一听到是“helan”,立刻摇头称不要买国产奶粉。

  

  朋友义愤填膺,问我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支持国产奶粉?

  外国奶粉那么香?

  柴妹一边惊讶于朋友终于能问个像样的问题,一边感慨奶粉这玩意儿可真是让无数奶爸奶妈操碎了心。

  

  大家对国产奶粉的印象还停留在三鹿氰胺、大头娃娃上面,殊不知国产奶粉早就悄悄“翻身”,暴利程度可与茅台比肩。

  广东省奶业协会顾问王丁棉曾说过:

  “近十年来中国市场有两样商品只涨不跌,一个是房子,另一个就是婴幼儿奶粉。”

  

  这些婴幼儿奶粉涨到了什么程度呢?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奶粉价格全球最高,比英国、美国等一众发达国家还要高出一大截,甚至远超世界奶粉平均价。

  

  这里的“中国奶粉”,可不是指那些漂洋过海、层层加码的高价洋奶粉,而是中国的国产奶粉。

  中国奶粉品牌飞鹤董事长冷友斌曾自曝:

  折合公斤价,飞鹤奶粉全球最贵。

  

  也就是说,国产奶粉全球最贵,而在这些国产奶粉里,飞鹤最贵。

  那么问题来了。

  曾经中国人不信任国产奶粉,是因为品质问题频出。

  可如今价格高昂的国产奶粉,是否值得消费者信任呢?

  01

  国产奶粉信任危机

  提到国产奶粉,2008年那次事故,是怎么也绕不开的话题。

  2008之前,进口奶粉的市占率不到25%,而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则高达65%,中国奶粉业发展良好。

  可2008年,大量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食用了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

  

  之后,中国国家质检总局经过调查检验,发现三鹿集团多达22个厂家的69批次产品中都含有化工原料三聚氰胺。

  此结果一经公布,举国震惊、民怨沸腾。

  一时间,国产奶粉口碑崩塌,中国奶粉业遭此连累一蹶不振。

  当时,不仅中国人不信任国产奶粉,就连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商品信誉也遭受重创,多个国家甚至因此禁止中国乳制品进口。

  

  更可怕的是,三鹿奶粉事件就像被打开的潘多拉魔盒,随后更多国产奶粉的相关风波接踵而来。

  2010年,武汉三名女婴,因一直食用圣元奶粉身体出现早熟特征,一时间,圣元奶粉深陷“性早熟门”;

  

  2012年,经过检测,伊利个别批次婴幼儿奶粉汞含量超标,伊利紧急召回全优2、3、4段婴儿配方奶粉;

  

  同样是2012年,南山奶粉系列中5个批次的婴幼儿配方奶粉黄曲霉素M1含量超标,这可是一级致癌物...

  在《2014年婴幼儿配方乳粉监督抽检情况的通报》里,包括飞鹤、龙丹、高原之宝等国内企业在内的48个批次抽样不合格。

  不合格奶粉中,有3批次样品检出黄曲霉毒素M1超标。

  

  因为事故频发,没有人敢给孩子继续食用国产奶粉。

  于是大家纷纷购买进口奶粉,而国产奶粉的市场份额从2007年的65%一直跌到了2015年的31%。

  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进口奶粉的市场占有率甚至一度高达98%。

  

  正是因为国内父母们选择购买进口奶粉,进口奶粉的价格一路飙升。

  也滋生了很多“假奶粉”、“换包装洋奶粉”等问题。

  02

  国产奶粉靠什么翻身?

  在国产奶粉出事儿后,这些国产奶粉品牌纷纷想办法自救,比如收购国外牧场、罐装生产再回国销售;

  亦或者重视加强营养配方,暗戳戳向高端转型。

  但是由于他们已经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这些操作根本没用。

  这时候,就不得不提一直自诩为国产奶粉“领头羊”的飞鹤奶粉。

  

  2015年,飞鹤奶粉打出“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的广告,并撒网式营销,宣称洋奶粉不适合中国宝宝。

  为了抢夺市场,飞鹤奶粉有多卖力呢?

  一边在线上营销自己的奶粉更适合中国宝宝,一边请来章子怡和吴京代言。

  与此同时,飞鹤还有一支由上万名导购组成的地推军,驻扎在全国超过10万个线下实体店。

  一年举办超50万场活动,卖出上百亿奶粉。

  

  飞鹤2013年7月,从美股私有化退市,总市值仅1.47亿美元;

  七年后,飞鹤再次登陆资本市场,却成了一家市值超1600亿港元的国产奶粉巨头。

  在这其中,最大的功臣就是营销。

  不止飞鹤,为了抢夺市场,促销做广告几乎成了国内奶企们的常规操作。

  

  而国产奶粉之所以会翻身,一方面取决于这些国产奶粉企业们的广告营销,让很多父母相信了洋奶粉不适合中国宝宝言论;

  另一方面,由于洋奶粉价格高昂,且需求量大,所以滋生了很多灰色产业链,导致洋奶粉的口碑也一度崩塌。

  

  再加上国家有意扶持中国奶粉业,国产奶粉的市占率便慢慢回血。

  不过在这里,柴妹很想说一句。

  所有国家都是参考国际食品法典的公认标准制定奶粉。

  我们也有中国国标,就算不同国家之间有些许差异,可只要符合国标,就不存在什么不符合中国宝宝体质的情况。

  

  这些奶粉品牌之所以宣称这种言论,不过是为了售卖自家奶粉罢了。

  03

  大力营销,研发成本却仅1%

  摈去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我们可以发现,如今国产奶粉越来越贵。

  可这个“贵”,却并不是“贵”在奶粉本身。

  这里有一张表格,是2019年各企业的营收和研发费用对比。

  大家可以看看,动辄百亿的营收,而研发费用通常没有超过10亿,甚至大部分连5亿都没有。

  

  这意味着什么?

  举个例子就是用1块钱做出来的东西,卖了100块。

  有个数据可以更直观的看到,2020年,飞鹤、澳优、合生元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72.5%、49.86%、64.2%。

  

  2018年,飞鹤奶粉的ROE甚至高达47.8%,要知道,向来以暴利著称的茅台,其ROE最高也才45%。

  这说明茅台最赚钱的那一年...没有飞鹤赚。

  

  那么问题来了。

  既然研发占比如此低,而营收又这么高、奶粉卖这么贵,卖的到底是什么呢?

  咱们依旧以飞鹤为例(真不是故意说它,实在是它太具有代表性了

  

  

  2016-2018年,飞鹤奶粉的销售费用累计高达71.70亿元,约为三年累计营收的35%。

  发现没?

  飞鹤奶粉的销售费用是研发费用的几十倍。

  就这,飞鹤奶粉的董事长冷友斌还说飞鹤的研发世界第一。

  

  可事实是,前面那张表格咱们都看过了。

  不止飞鹤,几乎所有乳业品牌的研发占比都非常低,在这种情况下,制作出来的奶粉质量,跟高价匹配吗?

  与其说奶粉的高价是靠创新成分提起来的,还不如说是靠营销。

  从各大企业的财报可以发现,仅2020年上半年,飞鹤、君乐宝、合生元的营销费用均超20亿元。

  毕竟为了塑造自家奶粉的高端定位,不少乳业品牌都会选择在营销上吹嘘自己的奶粉。

  值得一提的是,飞鹤自从获得“蒙特奖”后,就给自己加上了诸多标签。

  称“蒙特奖”为食品界的“诺贝尔奖”。

  

  可实际上,这个“蒙特奖”交一万块钱就可以参加。

  每年都有超过2000个产品获得"蒙特奖"。

  

  除此之外,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君乐宝副总裁曾当众表示,大家都是做这个行业的,都是几十块钱成本...

  

  是的,你没看错。

  商超里动辄三四百块钱的奶粉,实际成本可能只有几十块钱。

  这也是为何各大企业研发费用那么低的原因。

  奶粉之所以价格高,并不是品质提高了,而是企业营销力度增大,以及利益链的层层加价。

  

  通常情况下,一罐奶粉的生产成本在35-80元之间,少部分产品会达到90-120元。

  除了这些成本,剩下的70%基本上都是流通成本。

  这些流通成本里,就包含了营销成本和各个经销商的加价。

  一罐奶粉,出厂后要经过国代-省代-市代-终端门店,中间加价的比例分别为30%、10-15%、15%-20%、20%。

  这还是可以走量的大品牌。

  

  因为价格不是由研发成本撑起来的,所以奶粉的基本品质可以说还是没有变。

  越来越贵的国产奶粉,并没有真正的更新迭代。

  在黑猫投诉上搜索奶粉,蹦出来3999条投诉,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涨。

  要么是宝宝吃了拉肚子;

  

  要么是奶粉里有不明物体;

  

  

  这些专注做宝宝奶粉的企业们,看公司财报要多好有多好。

  可柴妹只想说一句,能不能多投入一点研发成本,好好把控奶粉品质?

  我们都希望,中国宝宝可以喝到真正好品质的中国奶粉。

  可看到这些企业们的财报,我有一、、怀疑。

  主笔|小陆

  编辑|四少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站酷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