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22 09:30:00
后台好多人点名想看我写孙一宁和王思聪的撕逼奇缘,我这两天忙着写618广告,吃瓜吃了个囫囵个,大概就是王思聪追求一个网红不得就要爆她的黑料,网红也不甘示弱地放了俩人的聊天记录,最后观众觉得王思聪油腻又小气,网红反而收获了大家的同情和人气的故事。
整个故事很像一只灰色小野兔反咬了老虎一口。但我本来没什么想写的,因为我以为王思聪不尊重人、没什么素质,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以前大家戏称他”娱乐圈纪检委”的时候我就觉得莫名其妙——一个自己私生活是出了名混乱的富二代,就因为有钱又口无遮拦,大家就觉得他有资格评点艺人(最主要是女艺人)的私德了。
退一万步说,就算那些女艺人都乱睡,都破坏家庭当小三,那大家私德一样差的前提下,人家业务能力还是比干啥啥不成的王思聪好多了。
真正勾起的表达欲的是另一个话题,我看到一个公众号说,连顶尖富二代都只喜欢年轻好看又没什么文化的八十线网红,那些相亲市场上的甲等女生:名校、高知、做着体面工作(咨询/投行/风投……)的女生,她们要跟谁恋爱呢?
婚恋市场上网红占优势也就算了,更气人的是,职场女性赚四五十万很了不起了,连高中都不知道有没有读过的女网红,随随便便一年几百万。
然后我看了下评论区,不出意外地,大家都在吐槽中国男性只能欣赏年轻美貌的皮囊,不能欣赏女性的灵魂,说甲等女生太难搞定了,而网红能给中国男性提供满当当的崇拜感、好拿捏……
我本人,想鼓起勇气,唱点反调。
真正动笔前,我很纠结的。
我自己学历还可以,虽然后来误入歧途当网红了,但我们自媒体跟大家通俗意义上的网红又是两个工种,我们是吭哧吭哧码字赚钱的。
我也没什么网红朋友,网红现在在大家眼里又是跟明星差不多,都属于「赚那么多钱骂你两句怎么了」的工作……我一想到,我要是为网红说两句,然后得罪了我的公众号用户(我真的从来不觉得你们是粉丝,我觉得订阅我的人都是用户,我的自我定位是一个产品经理,我做我自己这个产品),我就觉得心好痛。
但我还是想讲讲。
我先亮出我的态度,我觉得漂亮网红赚很多钱,很正常。
我们的文化里,是把“念书”这件事看得很重,但我们又是一个很讲究实用的民族,读书这件事在我们这,是跟当官发财阶层跃升绑定的。
所以很多名校毕业生出了社会以后,觉得落差很大,我看到好多投稿说自己“一副好牌打得稀烂”。但其实,会读书跟会赚钱完全是两回事,就像古代诗人会写诗跟会当官也是两回事一样。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至少在刚毕业的那几年,学历好的人会找到薪酬更好的工作,这就是学历的用处。但也仅此而已了,因为职场需要的素质跟上学时候好学生的特质,并不完全一致。
当网红也不像大家想象得那么简单,好像拍拍照就可以。
我有次在小红书上看到一个网红,她参考一些名画的色调,来画眼影,这种就属于典型的术业有专攻,我下辈子都画不出来。
肯定会有人说,那这种都属于有水准的网红了,那孙一宁那种,空有五官毫无三观只仗着几分姿色就在互联网上赚钱的呢?
我觉得很多父母老师真的要为这种观念负责任。
漂亮,即便是整形技术发达的今天,漂亮仍然是一种稀缺资源。很多人都讨厌鞠婧祎,一方面是她整容了还死不承认,另一方面就觉得你一个后天美女端什么架子,但其实整容能整成她这样,也需要天赋(她本来五官比例就没什么问题,比例是最难整的)和审美、运气……甚至胆量和决心。
我有时候看网红美女们的动图、自拍、他拍,都觉得“哎呀她怎么那么会”,我很少看直播,但我觉得那些直播做得好的人也很厉害,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录过视频,我试过,视频里的我好不好看另说,光是讲话就磕磕绊绊,一段话要录好多遍。对着镜头我讲话干巴巴的,听众肯定也觉得毫无滋味,在注意力普遍只有三秒的年代,一个网红能讲话绘声绘色让你听下去,这个其实是很了不起的本事。
网红现在成了“虚荣”、“表演型人格”、“为了流量什么都做得出”的代名词,草根网红在互联网上都一箩筐黑料,但是我特别想说一句,让网红之所以成为网红的,从来不是三讲四美,正是孜孜不倦、哪都能掺一脚的表达欲,誓要逆天改命、不管吃相好不好看的那一番决心。
每年签MCN的网红那么多,最后能混出头来的,哪怕她看起来只是在镜头前简简单单地搔首弄姿,也必然有一些过人之处,比如人家对着铺天盖地的骂声,镇定自若地继续搔首弄姿——这不是反讽或者酸话,我自问我性格算很自我了,但被网友骂的时候还是会颓一下,所以我由衷佩服那些从不解释、你骂你的我更新我的人。
说完挣钱,来谈论婚恋市场上,网红跟名校女精英谁更吃香的问题。
其实我是觉得,这件事上真的没必要骂直男浅薄。
我扪心自问,在年入四五十万但已经优越感颇强,觉得自己是个精英的名校男同学,和一年三四百万没什么文化但是甜美的小爱豆当中……我也会坚定选择后者的。
不仅是钱的问题。
以下部分真的很讨骂但我咬牙说完。
很多名校男女精英,真的就是读书时候早恋轮不到的那一拨……上了大学,很多人仍然把自己的感情看得很矜贵,觉得不能轻易地给,就像围城里的苏文纨一样,以至于小三十岁了,约会经验仍然很匮乏,相处起来其实蛮累的。
而很多网红,读书时候就是成绩不好但总是有恋爱谈的那一拨,她们很擅长提供情绪价值和观赏价值——情绪价值也绝不是说几句好听的,它本质上是一种操纵别人情绪的能力,让人忽悲忽喜、大起大落,这种本事说得直白点,学也学不来。
都说孙一宁没文化,小太妹,但是她聊天记录里怼王思聪的话,就是蛮好笑,蛮来劲,换一个人,未必骂得出“我的真面目就是你爹”这种低俗但铿锵有力很出圈的句子。
Booksmart和streetsmart,真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技能呀。
而且现在混得好一点的网红,哪怕很漂亮,多半也是她们花钱养男人,不需要男人包养她们了。事实上,普通的富二代,家里现金流搞不好还是网红更充裕,毕竟人家是真正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可能有人问,那名校女精英在婚恋市场上竞争不过没文化网红,就正常吗?
也不是,首先网红在相亲市场上,坦白说也还是轻微受歧视的,毕竟很多人觉得“收入不稳定”以及“不够体面”,我爸妈以前给我找过相亲对象,每次说到我资料的时候,他们讲我学历的时候昂首挺胸,说到我职业的时候就胆怯起来,仿佛我在做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其次,大家平时口口声声说,不要用婚恋市场价值去衡量女性的价值,这就是一个典型场景啊。男性可能就是更喜欢漂亮幼态又会赚钱的网红,但那又怎么样呢?男的还不喜欢写东西的女的呢,觉得又事儿逼又抓马,那我也没为此放弃写字啊。
其实现在我参加聚会什么的,朋友出于善意,通常都会介绍我“写小说的、写剧本的”,大家都是很好心地想帮我抬高一点身份,反倒是我自己很喜欢自称“当网红的”,因为我真的觉得这就是一份工作,也有kpi压力,哪天我老到表达欲全然消退的时候,我可能就悄然退役了。
我还是觉得互联网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公平。比如孙一宁这样的漂亮姑娘,从前我们都说红颜薄命,因为美貌如果无法被保护,常常会成为负担,她如果生在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或许又是一个大刘和蔡少芬的故事,但她活在当下,互联网让她辗转腾挪坑蒙拐骗地有钱赚,让她可以对着顶级富二代骂“我的真面目就是你爹”,这就是一种进步。
再比如互联网让写字这事门槛也降低了。很多从前年少成名的作家都是“文二代”,普通写字工作者的日子过得很辛苦,但自媒体让很多没有门路的人也可以凭借勤奋和才华赚到钱。这也是进步。
其实写这篇东西的初衷,是我想起,早两年我刚毕业的时候,我也是一个优越感很强的,觉得学历很重要的人,我也觉得那些徒有皮囊的网红很肤浅,不像我,浑身上下都是灵魂的香气。
我也是这两年才意识到,所有的优越感,都特别无聊。
无论是学历还是品位的优越感。
我以前真的是个啥事都能搞鄙视链的人,我那时候跟一个朋友说,我觉得买sandro和maje很不值,就这种轻奢品牌,不上不下,还不如攒钱买真正奢侈品的衣服。对方说,可是我觉得好看就行了呀。
今年夏天,我没事就逛淘宝,前两天买了件很网红的,很像二十岁没什么钱的辣妹穿的衣服,就是买家秀里,放眼看去,我觉得基本没有比我年纪大的……
结果我今天下午收到了,试了下,觉得哇好好看,我还要再买一些。
原来走出鄙视链和优越感,世界那么好玩,且开心。
(如有不同意见,试试看先不取关!再观察我两天!谢谢!)